虚拟电厂建设可加大用电高峰期电力供应保障力度,提高新能源利用效率,持续释放电力改革红利。当下,作为我国新型电力系统细分赛道的虚拟电厂正不断走热。预计2025年,其市场规模将达102亿元,且有望于2030年达到千亿元。

伴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关注度的持续提升,光伏新能源工程领域日益受到广泛关注。自2021年起,我国光伏项目EPC市场呈现出显著增长态势。2022年,中国光伏发电站EPC服务市场规模达到3123亿元,相较于2020年实现了44.8%的同比增长。

光伏EPC项目是指企业依据业主委托,遵循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涵盖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全过程或多个阶段的承包服务。在此模式下,工程公司依据承包合同规定的总价或可调总价方式,承担工程项目的进度、费用、质量和安全管理等职责,并按照合同约定圆满完成工程。
光伏项目可分为集中式光伏与分布式光伏。在实际运作中,集中式光伏项目时常面临资源协调与调配之困、信息传递滞后且失准、监管难度较大等管理难题。分布式光伏项目亦存在分散管理挑战、维护维修不易,以及各项目点数据分散导致集中管理与分析困难等问题。
诸多光伏企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逐步采用数字化管理模式以解决各类问题。实际上,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方式,数字化管理有助于提升工程效率、降低成本和提高工程质量,对光伏新能源工程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将简要阐述光伏新能源工程项目数字化管理的价值和具体实施方法。
数字化管理有什么意义?
数字化工程管理系统是一款汇聚了先进信息技术与管理理念的系统,其主要目标在于提升工程项目的管理效能与经济效益。针对光伏新能源工程项目,数字化工程管理系统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提高工程效率
数字化管理有助于实现工程信息的实时共享与更新,使项目团队能够迅速掌握工程进展,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从而避免因信息传递不畅所导致的效率损失。此外,通过数据分析,数字化管理有助于对项目进行预测与优化,进一步提升工程效率。
● 降低工程成本
数字化工程管理通过精确的成本控制和资源优化配置,有效降低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闲置与浪费。此外,它能及时发现并解决成本超出预算等问题,从而降低项目的总体成本。
● 提高工程质量
数字化管理通过数据分析与监控,对项目质量进行全面控制。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对设备、材料等方面的质量检测与监控,迅速发现并解决质量问题,从而提升项目整体质量。

数字化管理的实施流程
第一步:建立数字化管理平台
构建一个一体化数字化管理平台,整合项目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进度管理等多个功能模块,实现项目信息的实时共享与更新。同时,确保平台具备优质操作界面与用户体验,使项目团队成员能够轻松掌握与应用。
第二步:制定数字化管理流程
借助数字化管理平台,我们能够制定一套严谨的数字化管理流程,覆盖从项目立项、招投标、计划编制、合同管理、采购环节直至项目竣工结算与验收等各个环节。通过实施数字化管理的流程,我们能全面掌控项目的收支及进度状况,从而提升工作效率。
第三步:自动化数据汇算和报告
利用数字化管理平台,对光伏新能源工程项目的各项数据进行汇总、梳理、计算和深入分析。通过数据管理,实现对项目各环节核心指标的实时监测,同时确保项目成本和风险得到及时控制。
第四步:实现智能化决策
借助数字化管理平台,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光伏新能源工程项目的各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分析,为项目决策提供智能化支持。通过智能化决策,提升决策精准度和效率,同时便于及时识别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
THE END
科技的持续发展与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使得数字化管理在光伏新能源工程项目中应用日益广泛。展望未来,数字化管理将融合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进一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项目精细化管理。与此同时,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将使数字化管理具备更智能化、自动化的决策支持与管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