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592-5862
黑马蓄势待发!储能+微电网获多部委力挺
文/鲸能云2025-04-24 15:08:47

中国储能网讯:

8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正式对外公布。文件中两次提到加快微电网项目建设,成功将众人目光聚焦于微电网这一极具发展潜力的新能源细分赛道。
其实早在8月6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联合发布的《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中就点名了微电网这一新能源领域热点词汇。
前后不到一周两大涉及多部委的重要文件均提到加强微电网建设,结合来看这一消息释放出了关于新能源产业发展方向的最新信号,对此,有业内人士判断,微电网产业或将迎来重要发展机遇。
图片
微电网也称为微网,是由光伏、风电等分布式发电单元、储能装置、相关负荷和监控、保护装置汇集而成的小型智能的发配电系统,是一个能够实现自我控制、保护和管理的自治系统,既可以与外部电网并网运行,也可以孤立运行。

徐徐推进 国内微电网研究发展现状

尽管中国在微电网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早在2011年8月,国网电科院启动了微电网技术体系的研究项目,并首次提出了中国的微电网技术框架。这一里程碑标志着中国开始系统性地探索和构建适应本国国情的微电网技术体系。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利用和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视,相关政策逐步出台。2015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分布式电源发展的新机制,并鼓励开展微电网项目建设。这为微电网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进入“十四五”时期,中国政府对微电网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2021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强调了推进电网体制改革的重要性,明确了以消纳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增量配电网、微电网和分布式电源的市场主体地位。此举旨在通过政策引导,促进清洁能源的有效利用和低碳发展目标的实现。

此外,202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指出应创新电网结构形态和运行模式,积极发展以消纳新能源为主的智能微电网,使其与大电网形成兼容互补的关系。该规划不仅为微电网的发展提供了方向,还推动了相关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总体来看,从早期的技术探索到如今的政策支持,中国在微电网领域正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政策和技术体系,旨在加速能源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未来,随着更多创新项目的落地实施,微电网将在提升能源效率、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互利共赢 储能+微电网“搭子”同频成长

在明确了微电网与大电网的兼容互补关系之后,国内微电网领域迎来了储能产业的快速发展期。各级政府和地方企业纷纷积极探索“储能+”的新模式,使得储能与微电网这对组合成为电力市场建设中的重点发展方向。据统计,2022年全球微电网市场规模约为289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将增长至607亿美元,市场增量将达到31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6%。

现阶段,微电网的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偏远地区的离岸或孤岛用能需求、大电网覆盖较弱或用电成本较高的地区,以及对用能稳定性和电能质量要求较高的工业园区。这些场景下,微电网的稳定运行高度依赖于储能系统的辅助配合。储能系统不仅提升了微电网的可靠性和灵活性,还促进了微电网技术的进一步普及和应用,形成了一个互利共赢的良性循环。

下图展示了部分在国内微电网领域布局的主要企业。可以看到,在国家资金的支持下,国有企业成功打开了微电网市场,并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后,众多民营企业迅速跟进,凭借各自行业的领先优势,进一步推动了微电网技术的提质升级。特变电工、蜂巢能源、林洋能源、汇川技术等企业在储能领域的卓越表现,使其成为了这一领域的佼佼者。

此外,以阳光电源为代表的跨国企业也通过微电网开辟了新的海外业务线,拓展了更广阔的国际市场。这些企业的成功经验不仅展示了微电网在全球范围内的巨大潜力,也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随着储能技术和微电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两者的结合将继续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和转型。未来,更多的创新应用场景将会涌现,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和技术成熟度的提高,微电网和储能系统的协同效应将进一步增强,共同构建更加智能、绿色、可靠的能源网络。


应用广泛 各国微电网研究建设情况


美国


美国在微网的概念验证以及技术研发方面一直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目前拥有全球最多的微电网示范工程,包括民用和军用领域共超过200个,约占全球微电网数量的 50%。特别是美国《通货膨胀削减法案》等政策出台后为微电网市场注入了又一股强劲动力。以加州为例,先进太阳能应急微电网补助金的设立就加速了市政设施的微电网化进程。


欧盟


欧盟对微电网的研究起步较早,建设重点主要集中于制定更先进的解决方案和示范项目部署。2022年4月,欧洲能源转型智能网络技术与创新平台(ETIP SNET)公布《2022—2025年综合能源系统研发实施计划》重点资助项目。2023年3月,ETIP SNET发布的《2022—2031年综合能源系统研发路线图》计划利用已开发的解决方案高效集成微型电网。


日本


日本是最先发展微电网的亚洲国家,其专门成立了新能源综合开发机构(NEDO)开展对新能源及其应用的研究。目前日本拥有全球最多的海岛独立电网,发展集成可再生能源的海岛微电网,替代成本高昂、污染严重的内燃机发电是日本微电网发展的重要方向和特点。


澳大利亚


由于频频发生极端高温、丛林大火和风暴天气,澳大利亚的传统能源网长期徘徊在大面积停电的边缘。2020年9月,澳大利亚政府投入6700万澳元支持区域和偏远社区构建微型电网。2021年5月,澳大利亚政府发布年度预算拨款3000万澳元用于凯瑟琳—达尔文的互联系统大型电池项目和北领地的微型电网部署。2023年8月,ARENA通过“区域微型电网计划”拨款1.25亿澳元用于微型电网技术开发和应用。


加拿大


加拿大地域广阔共有292 个边远地区独立电网,其中 175 个地区使用柴油发电。考虑到柴油发电的成本和环境问题,建设利用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本地可再生分布式能源的微电网是加拿大边远地区电网发展的方向。


目标长远 企业是产业发展冲锋军


全球市场发展不平衡也限制了企业依托微电网“出海”的步伐,对于经济发达国家虽然市场充满机遇但微电网自身所具备的复杂结构,造就了其相关认证的复杂性,加之贸易摩擦等其他因素叠加,剑指发达国家微电网市场的企业还需提升自身实力,才能在需求旺盛的发达国家市场“分得一杯羹”。
对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微电网的应用属于刚性需求,但因为经济发展情况,该地区目标用户对于价格极为敏感,较薄的利润难以吸引民营企业主动深入这片市场“刷经验”,可能短时间内还需担负相关人道主义任务的国企,在当地项目的建设和应用中累积经验助力国内微电网产业的提速升级。



以下文章来源于储能网 ,作者刘亚珍
新闻内容转载自网络,若涉及侵权可联系删除。
标签:
储能
微电网
相关推荐
2024-12-06

2024年我国光伏行业发展形势分析(附PPT全文)

王勃华:光伏行业在逆境中砥砺前行

2024-11-03

从生产到生活含“绿”量更足 多方面协同提升可再生能源替代能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日前发布《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4-11-13

工信部:到2027年,制定出台200项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

11月11日,工信部发布的《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编制指南》指出,逐步完善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规则和标准体系,推动建立符合国情实际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促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线
微信咨询